據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最新數據顯示,自去年12月以來,聯盟收到的COM域名投訴量劇增,今年2月處理的574個釣魚網站域名中,COM等境外域名占到79%,高達455個。COM等境外域名已經成為我國釣魚網站滋生的主要“溫床”。網絡安全專家表示,域名注冊信息不實是釣魚網站等不良應用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。
據國際安全軟件制造商賽門鐵克最新發布的 《全球垃圾郵件及釣魚網站月度統計報告》顯示,2010年COM域名的不良應用同比增長9.5%,達到68.6%。
記者隨機抽取了100個舉報COM域名,經查詢注冊信息,發現注冊信息都是虛假信息,實名率為零。有45個域名的注冊信息明顯不真實不準確,例如有的域名信息中,注冊人一項填的是一個括 號 , 聯 系 電 話 填 的 是01234567890。不法分子為了逃避監管,大鉆COM域名審核不嚴的空子。
COM等境外域名不良應用狀況已經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。近日,國際反釣魚組織(APWG)公開表示,全球互聯網域名管理機構ICANN的域名注冊信息準確性太低導致網絡釣魚等不良應用有機可乘。而據ICANN最新調查報告可以看出,COM、NET、ORG、IN-FO、BIZ等域名注冊信息不實現象非常突出,注冊信息屬實的僅占23%,注冊信息嚴重不實比例達到8%,這縱容了不法分子利用域名便利性開展不良應用,加大了治理的難度。
域名實名制以真實準確的域名注冊信息保障其擁有者的合法權益,不僅僅是對域名用戶的合法權益負責,更重要的是對數以億計的普通網民負責。據了解,韓國是實名制落實較為普遍的國家,實名制已經為韓國互聯網經濟帶來突出的成效,釣魚網站、網絡詐騙等危害較為少見,2009年韓國網絡交易額達到182億美元。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明確表示,網絡實名制是個方向,也是世界各國共同加強網絡管理的措施。
記者從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了解到,近兩年,兩大仲裁機構已受理上千起COM、.NET、CN等域名爭議糾紛,累計有434起案件的結果為“爭議域名從原持有者處裁定轉移”,其中,有301起案件被投訴人注冊時提供了不實信息而導致案件缺席審理,域名大多被認為惡意注冊而被裁定轉移。換言之,域名信息不實的仲裁敗訴率接近70%。
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博士生導師張楚教授表示,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已經抓住“域名爭議案件處理快、域名信息不實敗訴率高”的特點,傾向通過仲裁手段獲得域名,而不單是采取域名交易的方式,可以說,域名信息不實已經成為原持有者域名權益喪失的最大“禍根”。域名注冊信息不實,不僅是仲裁機構可以“缺席審理”的根源所在,也是域名持有者因仲裁而可能被裁定 “域名轉移”的根源所在。
“域名注冊信息的真實、準確、完整”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。只有域名注冊信息真實、準確,持有者的域名持有、使用、轉讓和交易等實體權利和參與域名訴訟、仲裁等程序權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承認。兩大仲裁機構的裁決統計數據表明,域名持有者一旦提供了不實信息,相當于變相放棄了其兩大核心權利,將使域名陷入“可被隨時轉移、注銷、刪除”的法律風險之中。
域名注冊信息真實與否亟待引起億萬域名持有者的關注和重視,這不僅是其當前正常持有、使用的權益基礎,更是其抵御訴訟、仲裁等法律風險的核心所在。如果域名持有者之前因各種原因提交了不實信息,應及時與其注冊商取得聯系并更正,以免合法域名權益遭受重大損失。